登录/注册 搜索

[话说非遗]——岳家拳

发布时间:May 20, 2021 | 作者: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觉地走进非遗保护的行列,武穴市文化馆特地制作了《话说非遗》。用图片的形式,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我市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来历、特点、价值和现状等等进行介绍。接下来将逐期向大家推送。




   岳家拳的由来




                           

岳家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岳飞。公元十二世纪中叶,汉民族史上曾经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金战争。在抗金战场上,民族英雄岳飞统帅的岳家军给金兵以沉重打击,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岳家军的神威,除了她是仁义之师,英雄之师,纪律严明,主帅指挥有方以外,根本法宝就是这支军队掌握了由岳飞亲自教授的岳家拳。

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遇难,岳飞第四子岳震,第五子岳霆避难于广济县(今武穴市)和黄梅县交界的杨梅岭,将岳家拳传授于民间而得以流传下来。
     


       

       2008年6月7日,岳家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家拳风格特点




    岳家拳历经数百年不衰,并能流传于世,与其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是分不开的。它能攻能守,其身法运动,以前进后退为原则,以吞、吐、浮、沉为主体,手法则以云雾抛托为主法,强调以四两拔千斤的方式,借力用力,消身闪打,刚柔相济,以打制打等技法,能有效的保护自已攻击敌方。





   

    岳家拳讲究内外兼修,注重精神、意识、气息的锻炼。培养人的正气、元气、改善人体内部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做到以内助外,以外促内,内养外修,内壮外强,从而实现壮内强外的全面健身作用。






    


岳 家 拳 传 承




       2008年12月,武穴市岳飞武校校长张业金被入选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历时两年,走遍全市400多个自然村,走访了276名60岁以上的老拳师,丰富了岳家拳理论和实践。

      多年来张业金先生先后将岳家拳搬上了中央电视台,参加了湖北省首届李时珍国际药交节、河南省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国际招商会、黄冈市第三届运动会 、湖北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运动会等。亮相于大别山(黄冈)世界旅游博览会,并在七仙岭全国智慧与健康论坛作报告。




           岳家拳万里行——走进沧州,寻访当年林冲流放的足迹


受邀赴北京接受央视电视台采访




央视《黄金100秒》展示岳家拳



央视《发现之旅》栏目介绍推广非遗岳家拳进武穴市中港外国语学校



在全国开展“非遗进校园”先进典型的背景下,国家级非遗项目岳家拳走进武穴市中港外国语学校。学校开设了“岳家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学们通过习拳练武,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



    2008年12月同张业金先生一起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还有岳少明先生。他是一名八零后,自幼练习岳家拳。多次参加武术比赛并荣获大奖。




     
    在实验小学、大桥小学传授岳家拳




      



结  束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武穴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永远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