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艾香悠悠传千年 ——记艾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志斌

发布时间:Apr 28, 2021 | 作者:


阳春四月,艾草青青。在这烟雨蒙蒙的春日,武穴市文化馆馆长朱才国、国家一级编剧范国清和武穴非遗中心负责人陈登峰一行,为宣传推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香制作技艺(传统艾香制作,专程采访了艾香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志斌。


吕志斌个头高高的待人谦和,言行举止之间尽显儒商风范。制香世家果然名不虚传,一走进吕志斌的家,一股艾草独有的清香氤氲在空气中,令人神清气爽。据吕志斌介绍,吕氏香业制作的艾香从形态来说分为线香、盘香、流云香。宽大的茶台上,斜插着一支细长的线香,青烟袅袅升腾,如梦似幻,不绝如缕。而流云香又带给人另一种美感。流云,一个极有诗意的名字,它似一泉雪白的飞瀑顺流直下,静静流淌;又似轻盈的白云,悠闲自在地在天空飘荡。闻着艾香,品着香茗,便觉得时间慢了下来,心情不知不觉地闲适放松下来。


吕志斌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禅宗四祖司马道信的故乡——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他家祖上世代制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吕志斌是吕氏香业第六代传人。吕志斌一说起艾香文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萧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功亦大矣”。中医认为,艾草是百草之王,艾香乃众香之源。关于艾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99年,那一年,蕲黄广一带发生瘟疫,死者不计其数,满目疮痍。年轻的禅宗四祖道信禅师不忍民众受苦,采来蕲艾、菖蒲、青蒿等植物的叶碾碎,制成香料熏烧,有效地遏止了当时的瘟疫。后来百姓纷纷效仿,制作艾香用来祛疫疗疾,以至于历史上四祖出生地——太平山、横岗山一带制香者众多,形成艾香一条街的盛况。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自成化以来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从北周到清初,蕲州一直作为州、路、府、县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管辖和部分管辖过蕲春、黄梅、广济(今武穴市)、蕲水、罗田五个县。吕志斌告诉我们,北纬30度沿长江流域红土地长出来的艾叶谓之“蕲艾”,叶面宽大,状如人手,多有七尖或九尖,出绒量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传统香如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处境,和传统香相比,艾香有它的绝对优势,它取自天然可再生,在注重养生与保健的现代社会,艾香无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吕志斌结合艾香祖传秘方,创新了传统香料的配方,充分运用“以艾制香,用香防病”的理念,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运用现代工艺,把艾香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吕氏传统艾香的成分为:高山黄柏,九尖艾叶,安息香原粉,乳香,沉香,玄麻粉。吕志斌遵循中国五行八卦五料十乘之法,糅合香料中的木、火、金、水、土等元素,按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六腑分别对应于阴阳五行的规则,来调和配制的艾香,香气甘甜,平和怡人,能起到安魄凝神、清心开窍、释放压力、祛风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的作用。

赠人艾,手留余香。因艾香具有杀菌保健的功能,早在2013年非典时期,吕氏香业为助力防疫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吕志斌又带领家人日夜赶工,制作艾香,数十次为抗疫一线驰援武穴的山东医疗队、各个企业单位复学的高中毕业年级捐赠艾香。他的一片赤诚爱心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赢来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武穴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他的感人事迹。


吕志斌的祖上制香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吕志斌把制香当成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将其发扬光大,吕氏香业的产品远销全国乃至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如今,吕志斌已经注册了自己的艾香品牌——“吉香三保”,在制香机械与艾香产品研发上,吕氏香业已经拥有项国家专利发明,“传统艾香制作技艺”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也成为武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霜染青春野水涯,沉香淡淡恰如花。”愿吕志斌的艾香事业如同生生不息的艾一样,一路芬芳,永远盛放!(朱才国   李亮